SD-WAN VS MPLS, 关于最后一公里连接的较量虽然各国的运营商都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许多地区的互联网性能得到了提升,但绝大多数企业仍然不愿意用更具成本优势的互联网IPVPN完全取代其MPLS基础设施。互联网IPVPN通常仅用于承载非关键应用程序,为业务关键应用争取到更多的预算用于部署MPLS,由此提高企业广域网的性价比。这个现象后面的原因其实还是企业IT管理者十分看重MPLS所提供的稳定网络性能。 众所周知,为了稳定的网络性能,一些SD-WAN服务商可以提供类似MPLS环网的私有核心网络,但是为了灵活性,SD-WAN最后一公里选择通过互联网隧道接入,这跟MPLS最后一公里通过专线接入不同。因此,SD-WAN最后一公里互联网接入的部署特点,也被很多人诟病,称其“不如MPLS稳定”。而“稳定性”则是IT管理者做网络方案选型决定的最关键的考虑因素。 可见,SD-WAN服务商是否能解决好最后一公里接入的问题,成了该服务商的关键能力。关于解决方案,一方面是从接入资源角度选取优质的多线BGP互联网,另一方面就是各厂家自有的网络优化技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关注AXESDN的最后一公里的网络接入优化技术,该技术是AXESDN能基于互联网接入为上层应用提供超过MPLS的连接性能的秘诀。同时也是客户选择用AXESDN的SD-WAN作为企业WAN连接方案的主要原因之一。 AXESDN的最后一公里接入方案 冗余:包含设备冗余及链路冗余 链路选择:系统主动监视每个路径的丢包率和延迟,并选择最佳性能的链路。 链路汇聚:通过主链路和辅助链路同时发送流量。如果其中一个链路出现丢包,则第二个链路将相同的数据包传到对端。可大大降低丢包带来的应用性能影响。 TCP优化:通过“透明TCP代理”,“TCP重传优化”,“拥塞控制”以及“ACK优化”等技术,大大降低了最后一公里互联网的丢包及延时抖动所带来的影响。 我们通过一个测试来说明以上技术部署之后的效果: 测试拓扑(网络延时为180ms) 测试结果 测试case1: 【无优化功能】带宽限速10Mbps, 网络丢包率6%, Windows往Ubuntu传文件(303MB) 测试效果:虽然带宽上限为10Mbps, 但是由于丢包的发生,导致应用的带宽利用率极低,最大文件传输的带宽占用为547Kbps,平均带宽占用为136kbps。(提示:以下动图中测试速率单位为MB/s,监控截图速率单位为Mbps) 测试case2: 【无优化功能】带宽限速10Mbps, 网络无丢包, Windows往Ubuntu传文件(303MB) 测试效果:虽然带宽上限为10Mbps, 但是TCP老旧协议栈对TCP窗口的限制,导致应用的带宽利用率与网络延时相关,网络延时越大,传输速率越低,所以此环境下最大文件传输的带宽占用为3Mbbps(不到带宽上限的1/3),平均带宽占用为1.3Mbps。(提示:以下动图中测试速率单位为MB/s,监控截图速率单位为Mbps) 测试case3: 【带优化功能】带宽限速10Mbps, 网络丢包率6%, Windows往Ubuntu传文件(303MB) 测试效果:虽然带宽上限为10Mbps, 最大文件传输的带宽占用为10Mbps,平均带宽占用为2.3Mbps。(提示:以下动图中测试速率单位为MB/s,监控截图速率单位为Mbps) 测试结果汇总: 通过以上测试结果,可看出case 3(开启优化)的带宽利用率即使在有丢包的情况下,都要高于case 2(未开启优化)无丢包的链路环境,说明通过AXESDN的优化技术,能提供比MPLS更好的链路性能。 上一篇: 国内主流公有云VPC使用对比及总结
下一篇: 理解云计算 才理解青云QingClou
|